中國電競產業進入爆發期 業者打造“電競版NBA”
來源:沐金官網瀏覽次數:1427
時間:2017-12-27 10:27:25.0
14年前成為我國第99個正式體育項目,2017年成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,電子競技工業在我國迎來迸發期,“工作化”也開端起步。
上周末,由騰訊主辦的2017王者榮耀工作聯賽年度總決賽(KPL)在深圳舉辦。通過半年的聯賽,兩只競技部隊QGhappy(量子電競沙龍)與XQ(逐日之靈電競沙龍)進入最終的競賽。上萬名年青粉絲買票來到體育館,為自己喜愛的隊員助威。競賽劇烈處,場內沸騰,迸宣布震耳的喊聲、尖叫聲。
騰訊互娛移動電競業務部總經理、KPL聯盟主席張易加向中新社記者介紹,“之前對英超、NBA(美國男子工作籃球聯賽)做了系統研究,所以一開端就是想把KPL做成工作化系統,把它打造成像NBA一樣的賽事IP”,但他也供認,整個工作的工作化還在起步前期,規矩也還有缺失。
近來,艾瑞咨詢發布《2017我國電競生態陳述》稱,通過近20年探索,2017年我國電競工業進入迸發期,接下來的五年將成為我國電競商場的“黃金五年”,包含衍生商場在內,電競商場規模2021年將達250億元(人民幣,下同)。陳述稱,跟著聯盟化到來,電競生態也在轉型和改變。
在我國,除王者榮耀外,還有英豪聯盟工作聯賽等,而王者榮耀是唯一一個由國內開發的游戲。在聯盟賽事帶動下,主場化拉動配套收入,門票收入、賽事版權、資助、衍生品等收入都取得大幅增長。KPL本年兩個賽季都在上海舉辦,但明年會添加成都,未來期望引入更多城市。
張易加說,“聯盟從一開端就建立起一套標準化系統,聯盟和沙龍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。現在KPL有12家沙龍參加,工業鏈條里有上萬家沙龍期望參加聯盟”。
標準化系統中的“薪酬帽”準則是借鑒NBA構成的,處理了選手薪酬過高問題。“薪酬帽準則,既防止選手薪酬過高,又維護選手的利益”,張易加說,沙龍不是沒有錢賺,首要是選手薪酬開銷太高,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投入,成本變得不可控。
曾在加拿大留學的朱博也是個游戲愛好者,在國外接觸到電競后,回國創辦了QG沙龍,在KPL決賽中,QG的五名隊員取得競賽成功,整個沙龍取得120萬元獎金。
“沙龍收入方面與傳統沙龍相似,招商、表演賽、邀請賽以及選手的轉會費是QG目前收入的首要來歷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們正在為QG打造歸于自己的IP形象,包含與潮牌、運動品牌的聯名著作等推出相關周邊產品、布局商業地產等”,朱博說。
除王者榮耀外,QG沙龍還有其他游戲的戰隊。朱博介紹,可以成為工作選手的年青人,他們大多具有天分,但離不開后天的盡力。沙龍為選手們配備了教練、心思咨詢師等。
據了解,因為競賽時刻大多為晚上,選手的練習一般從下午2點開端,練習到6點左右開端晚飯,7點多持續練習到晚上十一、二點。“PC時代的選手很辛苦,泡網吧,吃泡面,練習十幾個小時不歇息,我們現在生活待遇好許多,工作化,標準化了”,王者榮耀工作聯賽第一屆總冠軍隊長辰鬼對記者表明。
近年,“電競是體育”的認同度大幅提高。作為亞洲第一位百米跑進10秒的傳統體育人,蘇炳添在KPL決賽現場參加了明星表演賽,“電子競技跟體育其實都是一樣的,運動員在臺下練習付出了特別多盡力,只需一上場競賽,都是抱著巴望成功的心態,都體現出一種體育精神”。